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艾瑞:中国公路货运安全市场研究

2025-03-18
(一)公路货运占据中国物流运输主导地位,但货车事故发生率较高,强化货运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截至2024年中国公路货运量达到418.8亿吨,承担国内73.6%的货物运输量,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公路货运百万公里事故数高于美国,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国货车事故发生率近25%,高于货车保有量占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
(二)货车司机安全意识有待提升:货车司机老龄化趋势加剧且存在高强度劳作现象,导致驾驶风险增加
货车司机平均年龄主要集中在36-55岁,2023年其占比高达78.6%; 相较于2022年,46-55岁年龄段司机占比增加了2%,司机老龄化趋势加剧。此外,货车司机普遍工作强度较高,每天开车10小时以上的个体与雇佣司机占比分别为52.9%和43.3%,高强度劳作压力之下,提升货车司机驾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尤为显著。
(三)货车运行存在安全风险:货车司机主要通过安装车身反光标识以规避运行风险,但货车安全风险点较多,外部安全保障措施亟须拓展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各类型货车均需按照相应标准安装车身反光标识;若货车司机驾驶反光标识不齐全的车辆上路,将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 ,并需承担相关责任。因此,为应对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货车司机主动安装车身反光标识,但风险规避范围有限。对于司机夜间车外作业等风险源,需通过配置醒目装备或安装辅助驾驶系统等措施进行避免。
(四)货车安全防范保险亟需进阶:货车事故所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较高,防范保险需全方位覆盖“人”“车”“货”
货车事故所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涉及“人”“车”“货“,亟需通过进阶型保险体系补足“人”的伤亡补偿缺口、“车”的维修保障缺口以及“货”的专项保障缺口,基于货车安全防范保险升级改善货运行业在风险防控方面的薄弱环节。
(五)货车司机家庭关怀需不断优化:近80%货车司机患有职业病且司机面临多种社会保障问题,为货车司机提供多维度家庭关怀不可或缺
调查显示,77.1%的货车司机患有职业病,在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他们还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其中工作时间、社会地位、职业风险与医疗保障是困扰司机的主要方面。在保障不足的背景之下,对货车司机给予多维度的家庭关怀至关重要。
二. 中国公路货运安全对策
(一)货运安全管理分为主动管理与被动防护,其中被动防护实施难度较低,相较于主动管理更易普及
主动管理主要取决于司机的主观意识,受个人、车辆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基于外部视角进行安全管理的难度较高;而被动防护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且成本投入相对稳定,货车司机接受度相对较高。
(二)安装车身反光标识为被动防护的成功实践,“被看见”能够有效避免车辆碰撞等交通事故
车身反光标识通过三大核心作用提升货车运行安全性:提高视认距离、增强车辆辨识度以及发挥警示作用。据统计,在昏暗环境下,因司机未能及时识别货车轮廓导致的追尾事故占比达41%;而安装车身反光标识后,夜间碰撞事故发生率可降低21%,每年可挽救400条生命。安装车身反光标识为货运行业被动防护管理提供了成功实践案例,这将推动越来越多的“被看见”举措发布落实。
(三)基于车身反光标识成功经验,可延伸类似【被动防护】安全产品的应用,全方位提高车辆可见范围以保障货车司机安全
构建从“车身”到“司机”的被动防护体系,通过多环节叠加可见性增强措施,延续反光标识的底层逻辑,以更低成本实现被动防护管理。此类方案的规模化应用,有望为行业安全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为你推荐